在干式球磨機的日常操作中,一些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用了干式球磨機,這導致設備“過早地損壞”。 他們還單方面抱怨設備質量不好。 設備過早損壞。
那么,在日常運行中,如何保證干式球磨機的正常運行呢? 實際上,球磨機具有三個主要的操作原理,可以簡單地概括為“均等進料,大量回砂和高濃度”。 如果正確遵循這三個操作準則,則可以有效延長干式球磨機的使用壽命,同時有助于達到理想的研磨效果。
什么是干式球磨機“均等”? 這里的“均等礦石進料”包含兩個方面:一是確保進料粒度均勻。 另一個是確保進料速率(每單位時間進給球磨機的礦石量)恒定。
盲目增加礦石的進料量將導致研磨產品的晶粒尺寸變粗,返回的砂土量也會增加。 在這種情況下,球磨機可能會引起“鼓起肚皮”現象,即機筒中的負負載太大而失去磨削效果; 但是如果礦石量不足,則球磨機的出料粒度會變細,返回的砂量相應減少。 在嚴重的情況下,襯板和研磨介質會發出明顯的撞擊聲,導致研磨介質和襯板的無盡損失。 當礦石進料的量保持相同時,進料粒度的增加或減少也將類似于上述情況。
因此,進料量和進料粒度應連續,均勻,高水平穩定,不時地頻繁波動肯定會影響最終的研磨效果。
復砂是指在閉路研磨過程中由分級設備返回到球磨機的粗粒顆粒。 通常,返還的礦石量通常是原始礦石量的幾倍。 我們將返回砂量與原始礦石量之比稱為返回砂率。 這里提到的“大砂返回”要求我們在球磨機運行過程中保持“理想的砂返回比”。
實踐證明,回砂比的大小將直接影響干式球磨機的生產效率。 當返回的砂較大時,干式球磨機的總礦石進料速率的增加會加快球磨機的出料速度,縮短礦石在圓筒中的停留時間,并加快循環速度。 通過研究發現,在一定范圍內(例如100%到500%之間),隨著回砂率的提高,球磨機的生產率也將提高,當達到一定值時, 生產率的提高將逐漸降低,干式球磨機的全喂入能力已接近其最大通過能力。 如果此時強制提高回砂率,則容易使干式球磨機“膨脹”。
因此,干式球磨機回砂率應保持穩定,接近一定的恒定值,不僅可以獲得理想的生產率,而且可以降低能耗。